网站标志
当前日期时间
全站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台湾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象泰华夏导航
当前位置
文章正文
刘成纪:中国历史上,地图与山水画的关系 | 光明讲坛230讲
http://www.zglfb.net    2019-05-25 21:21:01    文字:【】【】【
摘要: 讲演人简介:刘成纪,1966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和艺术史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

1.jpg

讲演人简介:刘成纪,1966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和艺术史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上、下卷)《自然美的哲学基础》《汉代身体美学考论》等。

今天这个讲座,主要是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地图和山水画的比较,给它确立一个和传统认知相异的方式,即:在对中国山川风物的自然认知(地图)和艺术的审美表达(山水)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本源,并据此考察中国历史上地图的绘制和山水画之间的关系。

  

研究这种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纠正现代人对中国古代山水艺术的某些误解。元明之后,我们习惯于认为文人画对中国绘画史占据了主导性,并据此反向塑造出一个以文人画为主导的中国绘画史。我认为,这一判断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丰富性,因此我想通过这样一种探讨,对中国绘画,尤其是其中的山水艺术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认知背景。

地图与山水画之比较


地图与山水画的区别

在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时候,首先应该看到地图与山水的相异性。比如,在中国古代有两种图像都是指向自然山川风物的,一是地图,二是山水画。两者的区别:

首先,一般认为地图是写实的,追求摹写周边自然地理状况的客观性,希望对周边自然地理状况有一种准确描绘;而一般认为山水画是写意的,追求摹写自然的景观特征。也就是说,地图是客观性的,山水画是景观性的。正如齐白石所讲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地图不能在似与不似之间,而山水画往往追求似与不似之间。

其次,一般来讲地图是供人识读的对象,人们要从对地图的辨认之中获得自然知识,而山水画是供人观赏的对象。地图指向自然认知,而山水画指向自然审美。地图是认识作用,山水画是审美作用。

或者这样讲,我们看地图的方式是先看地图,然后指出某一个城市或者某一片地理区域它的名字叫什么,或者它位于哪里,这就是一个“识读—指认”的模式。而观赏山水画,我们首先观赏画面上的景观,然后我们把自己植入画面的山水之间,好像在画面的山水之间获得了一种精神的栖居,所以它是一个“观赏—栖居”模式。给人带来一种心灵安顿的一种模式。

最后一个区别是,地图是实用的,它要为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服务,诸如军事地图、经济地图乃至国家行政地图等等,它都是为现实服务的。山水画则是审美的,它的价值在于畅达心灵,涵养精神,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目标。

 

2.jpg

地图与山水画的类同性

讲过区别之后,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地图与山水画的类同性。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地图和山水画都是摹写自然山川风物的,都是用图像的方式来表现外部世界。中国古代地图虽然追求写实,但其中仍然有无法祛除的人文性乃至艺术性,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地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画出来的。相反,山水画追求自然或心灵的精神意蕴,但是山水画的基础仍然是对自然风物的实景再现。

首先说一下中国古代地图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这里我选东汉时期的两幅地图,出自于内蒙古的和林格尔东汉护乌桓校尉的墓葬壁画。今天我们一般把它作为地图来看。其中描写了当时的宁城,也描绘了当时的繁阳县城。这里边是有人物行动的,和现在抽象意义上的地图不一样,这里面有行动的人物、仪仗还有马匹,这是一个活态的地图。

再看北宋时期的《鲁国之图》。这里面背后有山峰,有河流穿梭,在河流的环绕之中的是曲阜县城。有远山,有城郭,有内城,在水的两侧有宫殿。注意山峰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树木,这到底是一幅山水画,还是一幅地图?但注意,中国古人是把它作为地图使用的。

还有南宋时期的《奉化县境图》和《郡圃图》。地图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而且弯弯曲曲的形状特别像宋代山水画的蟹爪画法。同时,《奉化县境图》不但画中心城市,而且画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这幅地图和山水画唯一的区别就是,它在每一个地方标出了地名。如果把标出的地名去掉,它就是一幅山水画。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山水画和地图的一种交合性、重叠性。除了地名的标识之外,它就是以山水画的构图方式再形成一种地图的创制。

我再举一个例子,北宋著名的画家同时也是皇帝的宋徽宗赵佶,他的《瑞鹤图》,与它比较的对象是南宋时期陈元靓给一本书配的《东京旧城之图》。

3.jpg

赵佶的《瑞鹤图》,画的是京城汴梁城,画中宣德门上面有18只鹤飞翔,这是一个古人视为祥瑞的景观。而陈元靓的《东京旧城之图》,画的也是宣德门,宣德门上方也有东西,可以理解成是云朵,我认为也可以理解成是仙鹤,也就是祥瑞之气笼罩京城的意思。在宋代汴梁,宣德门是皇城的正门。这样一种绘图方式,几乎是和赵佶的《瑞鹤图》一样的。

再看南宋时期的《西湖图》,我认为和一个画家画出来的西湖几乎是没有差别的。唯一的差别仍旧是,作为地图,它有一个文字性的关于某一个具体地方的标识。

其次看山水画的写实特性。

刚才讲了地图的艺术性和人文性,或者说地图趋近于山水的特点。反过来说,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虽然宋元之后我们都认为中国绘画是写意的,甚至说从魏晋之后都可以认为中国绘画是写神的,在写形和写神、写实和写意之间,取的是写神和写意,好像是不太重视事物的一种实景再现,但是,我认为事实可能不一定这样,我们往往根据对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理论的狭隘理解,导致对文献的误判。

比如读宗炳《画山水序》,往往会注意,宗炳讲山水以形媚道,所谓的山水可以让人畅神、可以澄怀观道,注意它的精神意蕴,但是事实上怎么样?其实宗炳仍然是追求写实、追求实景再现的。比如他讲“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也就是说,他主张,自然界的形是什么他就画成什么;自然界的色彩是什么,他就按照自然界的本身的色彩来画。这难道说像我们后来理解的纯粹的写意方式能够描述的吗?所以我认为,写实的维度往往被我们无形之中从古代画论里面剔除了。

另外,宗炳在《画山水序》里边也讲,绘画山水画其实是对自然地理全境全貌的一种缩写式表达。他说:“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也就是应该以人的目视作为一个基本的标准,这与地图是一致的。“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也就是说,我们把无限宏阔的自然山水用一个非常小的画幅给它表现出来,其实就是对自然界的一个同比例的缩小关系。

再比如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论家王微,他在《叙画》中说:“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且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本乎形者融灵。而动者变心。止灵亡见,故所托不动。”他认为古人画画并不像画地图一样,去按照城郭的大小或者分辨某一个画的地方位置等等,应该根据自己内心的性灵来去描绘。

但是,这一段话虽然提出古人作画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同时却肯定了“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构成了我们绘画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在对自然地理方位的一个明确认知的前提下,我们的心灵自由才能够得到表现。

再次看地图与山水画的同源性。

地图与山水,今天的我们给两者之间作出了截然的区分,但是在中国历史上两者是同源的。

关于这一点,王微在《叙画》里讲:“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也就是提出,绘画不仅仅是一个艺术的问题,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它奠基于《周易》的卦象。其实也就类同于地图与山水画,在中国古人看来,都是奠基于《周易》的卦象。《周易》的卦象意味着什么?这是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哲学的抽象把握,构成了我们去画图去画画的一个基本哲学背景或者哲学模式。中国绘画包括画图,从它的内部结构成来讲,往往会追踪到《周易》的卦象,用《周易》的卦象包括卦的组合方式作为画面的布局、画面的结构,包括山水表现的一个基本的逻辑。这个逻辑对中国古代地图和中国古代绘画都是适用的。

4.jpg

当然追到《周易》还不算完,再进一步追,就追到了河图洛书,追到伏羲画卦。而河图洛书、伏羲画卦,被中国人视为绘画、书法、地图的共同本源,也就说它们的起源是一致的,是一源同体的。

于这样一种共同的起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里面也有论述:“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也是认为,图和画包括书,都是同源的。

最后,以同源作为背景,我们再审视古人认识中的地图与绘画的一体性。

中国绘画,自先秦以降,凡涉及山水者,明明是画,却无不自称为“图”。如顾恺之《洛神赋图》、展子虔《游春图》、荆浩《匡庐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这说明了图与画之间互为表里,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图,画计难也。”图和画原初意义上都是动词,图有图谋的意思,画有策划计划的意思。从图作为图谋这样一种意思来讲,显然图触及了人内心更深层的东西,而画怎么样,计划它是一个实施的问题,是一个表现为我们现实的执行问题。所以图这个概念比画更有深意。

当然中国古代画家之所以称他们的画为图,他们想和自然与心灵的纵深能够有联系。他们不愿意把自己仅仅当成一个画家,当成一个文人,当成一个艺术家,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对这个世界有纵深了解的哲人,这牵涉画家对他的定位问题。称为图,他们就深化了绘画的价值,赋予了绘画一种神圣性,一种类似于河图洛书那样的神圣性。而画往往是表象的,是审美的。这就是为什么会在这两者之间把图画交互使用。

当然在交互使用里边,我们再看古代的一些大图,比如看唐五代时期的《五台山图》,作为一种山水画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它又具有地图的性质。

当然,中国古人认为画艺最精巧的极限,就是精巧到对事物惟妙惟肖的一种模拟,一无所失的一种模仿。

在中国古代,界画有漫长的传统,东晋时期从顾恺之时代就有界画,在中国唐宋时期界画达到了繁荣。到明清时期,这仍然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这是用界尺和几何线来给建筑、给自然界的景观来造型的一种方式。界画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忠诚于对自然或者城郭或者建筑的实景式描绘。

比如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就讲到五代时期的一个著名界画大师赵忠义,他和他父亲都是五代时期著名的画家,画车马鬼神、王公冠冕、旌旗法物,皆尽其妙,冠绝当时。蜀王知道赵忠义的名气,于是命令他画玉泉寺图。画完之后,蜀王要看看这幅画把这个建筑描述得精确不精确,就命令将作大匠(也就是古代给建筑寺庙提供材料的人)去清查,提供建筑材料的官员在清查之后回答,“此画复较,一座分明无欠。”就是说,房子上的每一块砖瓦每一个雕饰每一个斗拱,都在赵忠义的绘画上得到了逼真反映,简直具有一一对应的匹配性,这是中国古代写实达到的一种终极的精确或者精致。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古代艺术的多元性有各种各样的向度,有各种各样的侧面。

地图与山水的分离与交互

下面我们看中国唐宋以后,地图与山水的分离和交互。

从中国地图史或者图绘史来看,魏晋到南朝齐梁之间,人们对地图与绘画的区隔开始有了自觉意识。这个自觉,从史料上看,来自于《晋书·裴秀传》。裴秀今天被认为是地图制作大师,他提出了制作地图的“六体”:“一曰分率,……二曰准望……三曰道里,……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这是制图法。

还有一个著名人物谢赫,恰巧也在这个时代提出了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从裴秀“制图六体”和谢赫“绘画六法”的比较可以看出,前者显现出抽象性、几何性和机械性,而“绘画六法”则显现出形象性、生动性和有机性。两者是有区别的,但从魏晋以降中国人的制图实践看,两者的统一性仍然大于差异性。也就是说,裴秀提出的制图六法,后来人们在绘制地图的时候,并没有将它付诸实践。

5.jpg《海内华夷图》

《旧唐书·贾耽传》记载,贾耽是当时的一位绘图大师,他曾经给唐德宗上过一道书:“近乃力竭衰病,思殚所闻见,业于丹青。谨令工人画《海内华夷图》一轴,广三丈,纵三丈三尺,率以一寸折成百里。”请注意,这个巨型的《海内华夷图》是画工画的,不是专职的地图制作人员在画。所谓的这样一种画法也被称作叫“业于丹青”。什么叫作“业于丹青”?精于画画叫业于丹青。也就是说,在唐代,绘制地图和画画这两者是一起的。

再看宋代,宋真宗想对国家地理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于是他让各地把当地地图都做好,分派官方画家到各地去画,也就是说,这些地图都是画家画出来的。

以上这些,都是地图与山水交互关系的证明。总之,在中国艺术史上,山水是从地图浮现出的山水,地图是被山水重构的地图,两者在认知与审美之间,形成了对国家地理的合成式表现,都是发现中国山川地理风物之美的一种方式。

刚才说了两者具有交互性,同时要看到这样一种交互到唐宋元明之后,两者一步一步地分离。

这个分离的早期萌芽,是和绘画的二分有关系的。

早期顾恺之就开始强调书写人的心灵自由问题。宗炳讲绘画要澄怀观道的问题,要畅神的问题。当然还有王微讲“神飞扬,心浩荡”的问题等等。也就是说文人追求心灵自由,这在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图里边,有一个逐步强化逐步显现的过程。

比如在唐代,吴道子画蜀中嘉陵江山水,一挥而就。而另外一个画家李思训,画了几个月才画成。最终唐玄宗认为“皆极其妙也”,两者都是妙的,几个月时间去逼真描绘是妙的,一挥而就也是妙的。这里我们不能把吴道子一挥而就的一种画法等同于地图的画法,两者之间就产生了区别。

再往后,王维讲“过于朴拙,复务细巧,翻更失真”。也就是主张不能过于细巧。张璪又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样的绘画理论,显然它牵涉山水画中或者水墨画中,人的主观心灵对艺术的介入。

当然在唐代或者中唐以后,还有王默这样的画家,“醉后以头髻取墨抵于绢画”。不用手不用笔来作画——他是喝醉之后拿着自己的头发在宣纸上甩,不拘形式。

到了元代的倪云林,讲绘画“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肯定也不适用我们刚才讲的写实界定。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到了明朝晚期,董其昌开始分出中国绘画的南北二宗,就有了所谓的划分南北的问题。南宗以王维作为源头,北宗以李家父子作为源头,南北二分开始出现。

根据董其昌整理出来南北宗的传承谱系,我给大家做了一个总结,南宗是从王维→董源→巨然→李成→范宽→李公麟……一直到明代董其昌时代的文徵明和沈周。北宗则从李思训李昭道一直到董其昌时代的仇英。

如果谈南北宗的分野,南宗以水墨为主导。北宗主要是青绿。南宗讲究对艺术的顿悟,北宗讲究对艺术的认知或者渐识。南宗提倡自由的墨戏,北周主张工写。南宗重视笔墨,北宗重视自然摹写或者摹写自然。南宗重风格渲淡,北宗讲究技法钩斫。南宗写意,北宗写实,南宗就是文人画,而北宗被认为是匠人作品。

看仇英画的《清明上河图》,我认为就有地图的性质,比张择端画的还到位。他的《抗倭图卷》是充分写实的。

董其昌抑北而扬南,从此文人画成为中国画史的正宗,整个中国画史也因此被虚灵化、被精神化、被内在化,这成了中国绘画的一个主导。而那些追求写实画风的画家,在中国历史上就开始逐渐失去地位。

而中国画史被虚灵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山水艺术疏离它的图像本源的过程。

几点结论

中国社会早期没有绘画,只有地图或者说绘画源于地图,后来绘画逐步从地图中分离了出去,清代的龚贤关于这个问题有谈论,“古有图而无画。图者,肖其物,貌其人,写其事,画则不必。”这是我认为中国画史的第一次分离。

中国画史的第二次分离,就是从自然现象到心灵虚象的转换。早期中国绘画还是摹写自然现象的真实形象,但是从魏晋之后尤其是中唐以后,尤其是董其昌等人明确提出所谓的文化画概念之后,中国绘画一步一步走向了虚灵化,从自然的实象转化为心灵的虚象,这是一个转化。但是不管怎么转化,同时还要看到它的一体性。因为写实的维度在中国画史上从未消失过。

同时,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开放地理解中国绘画史。虽然董其昌以南北宗重构了中国绘画史,但这种二分依然不能包括中国画史的全部。就是南宗和北宗之外,还有匠人画、院体画、界画的问题,同时还应该包括有浓郁艺术特性的地图和历代的图谱问题。在南北宗之外仍然有着更宽阔的拓展空间。只有这样,我认为我们才能够完整地理解中国绘画。

66.jpg

此外,我们要注意到,自董其昌划南北宗并以南宗为正宗,文人画在中国画史中的主导地位得到确立。它不但影响了中国明清之后的中国绘画史,而且用这个观念重新反向追溯中国绘画的历史,构建了一个文人画的画史。但事实上,被董其昌奉为南宗之祖的王维,在张彦远的评价保仅被列为“中品上”。绘画史论家俞剑华对此评论说:“董其昌、莫是龙辈,为了抬高自己,打击别人,于是将历代山水画家分为南北二宗,对于南宗则极力恭维;对于北宗则大肆排斥。并异想天开地捧出王维为南宗之祖,拉出李思训为北宗之祖。这种伪造的历史竟支配了明以后的画坛三四百年。”

俞剑华认为这是对历史的伪造。就是说这样一种按照文人画为主体来叙述中国画史,并没有概括中国历史的全部,同时对中国画也缺乏真正的描述力,是建立在曲解或者扭曲的基础之上的。

中国传统文人艺术或者说元明之后的文人画,我认为我们应该把它看作一种区域性艺术。从“元四家”到“明四家”到“清四僧”等艺术家,基本上是江南或者是吴越之地的艺术家群体。这样一个地方产生的艺术,并不能涵盖明清艺术的整体面貌。我们不能把中国历史中的区域性艺术风格和艺术审美趣味,当成当时全国的审美趣味。在那个时代我们还可以看到王铎,他是河南孟县的;还有傅山,他是山西的;焦秉贞是山东的。这些都是文人画涵盖不了的。

由此也应该看到,我们不能从文人画的立场来理解中西艺术的区分。近代以来,人们习惯于以表现与再现、写实与实意区分中西艺术,我认为,这种区分法忽视了中国艺术的多元性。它是建立在近代文人画立场上的一种中西区分。

最后,我认为,我们也必须放大中国画史的描述范围和研究范围。最近一二十年的图像学研究,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绘画史的研究范围。按照这个拓展之后,我认为画史作为图像史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把人类知识仅仅分为两类,一个是图像性的知识,一个是文字性的知识;图像是要观看的,文字是要识读的。

中国上古时代的河图洛书,河图可以理解为图像,洛书就是文字。这是中国古人关于知识二分的基本方式,“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书和图的相互参证,让我们形成了对中国历史的完整理解,这也是我讲图画与山水问题,最终得出的一个结论。

7.jpg

【责任编辑:高帅】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脚注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2号中盛大厦 邮编:100038 
电话:010-53352622 监督:010-57187769    
Copyright:中国雷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底部信息
自定内容
底部信息
自定内容
底部信息
多行文字
中国雷锋网是以“弘扬雷锋精神、传播雷锋文化”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政策理论为研究方向,紧密联系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聚集各方面的人才和力量,为共同促进雷锋精神、雷锋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多行文字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雷锋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多行文字
合作:010-53352622
监督:010-57187769
投稿:zglfbbjb@163.com
自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