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当前日期时间
全站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台湾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象泰华夏导航
当前位置
文章正文
从“向雷锋同志学习”到“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http://www.zglfb.net    2019-05-25 23:06:47    文字:【】【】【
摘要: ——学习总书记学雷锋系列重要讲话 【文/王京忠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总经理、翟元斌 雷锋杂志社雷锋文化研究院秘书长】 [摘要] 学习总书记学雷锋系列重要讲话,应该将其放到中国学雷锋活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大背景,放到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进程,才能更加深刻领会讲话的重大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向雷锋同志学习”到“雷锋精神永恒是永恒的”体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雷锋

——学习总书记学雷锋系列重要讲话

【文/王京忠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总经理、翟元斌 雷锋杂志社雷锋文化研究院秘书长】

[摘要] 学习总书记学雷锋系列重要讲话,应该将其放到中国学雷锋活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大背景,放到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进程,才能更加深刻领会讲话的重大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向雷锋同志学习”到“雷锋精神永恒是永恒的”体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雷锋题词的理论逻辑与学雷锋活动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全面继承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及其后继者的宝贵遗产,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做了现代转型与桥接;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以“题词”为形态的学雷锋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关键词] 总书记学雷锋活动系列重要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结合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新形势的具体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发展规律,发表一系列学雷锋重要讲话,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雷锋精神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学雷锋活动提供思想武装和行动指南。

学习总书记学雷锋系列重要讲话,应该将其放到中国学雷锋活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大背景,放到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进程,才能更加深刻领会讲话的重大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从“向雷锋同志学习”到“雷锋精神永恒是永恒的”体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雷锋题词的理论逻辑与学雷锋活动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

社会主义伦理格局下诞生的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学雷锋活动贯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建设、改革事业的全过程。正确估计和判断学雷锋活动的历史,对于确立当代学雷锋活动战略定位以及未来走向至关重要。

总书记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 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对于在当前怀疑、反对改革开放或怀疑、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人,总是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加以割裂和对立,不是拿前者否定后者就是拿后者否定前者的情况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对于正确认识处在两个阶段的学雷锋活动,毫不动摇地坚持学雷锋方向活动,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方法论启示。

毫无疑问,中国的学雷锋活动,是由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发动的最为成功的一场群众性认知社会主义、感悟共产党人价值观、践行社会新主人规范的活动。雷锋精神是以社会主义新道德和新伦理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亮点,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符号。雷锋这个人物,雷锋精神这种时代精神之所以被树立起来并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与其说是政治安排,不如说是适应了当时的时代环境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选择。雷锋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意义在他去世后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正如国外学者指出,“雷锋去世后转变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所说的‘雷锋精神’作为社会生活与革命精神完美融合的人在物质生命中的精神体现被树立了起来。正如在革命文化中解释为精神标志与所实施的那样,雷锋树立了一个精神、物质和社会世界之间进行协商的没有瑕疵的典型。”

学雷锋活动作为一场公众参与度极高的社会实践,在彰显群众极大创造力的同时,也一度出现某些形式主义、简单化的现象,在宣传方面也有差强人意之处。但是,这些都是前进中出现的枝节问题。雷锋精神在国内外获得广泛的传播,千千万万新人在雷锋精神感召下茁壮成长,全社会涌现呼唤真善美,倍增正能量的风气,才是学雷锋活动的主流与本质。

当下的中国,经历了从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的转变,经济改革、政治进步、社会变迁、体制转换、文化心理和道德价值观念正在重构,有些人对产生在以往那个阶段的雷锋精神,是否应有现代价值产生疑问,这一点并不足怪,相信随着学雷锋活动实践的发展,应该能够得到逐步的解决。必须警惕的是一段时间出现的诋毁、抹黑雷锋等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意图掏空英雄文化的历史根基,虚无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进步的伟大意义,诬蔑一切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献出生命、做出贡献的烈士、英雄、模范人物;“解构英雄”,剥离英雄文化的本体依托,打破英雄形象身上附着的一元的、明确的主流观点和意义,在戏谑中消解传统、理性、权威。

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险恶目的,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率领人们展开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捍卫英雄的保卫战。其中,强有力的举措是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了英雄烈士保护法,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

2014年3月,总书记接见部分来自基层一线的军队代表时,发表了“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的重要讲话。时隔四年之后,总书记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时再次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永恒体现在不是物理时间存在的长短,雷锋去世22岁,把有限的人生变成了永恒。这和焦裕禄一样,在兰考一年的时间留下焦裕禄精神同样永恒。”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重要论断,迎头痛击历史虚无主义,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启的半个多世纪学雷锋活动历史的回响,是面对现实和未来,不忘初心,坚守与超越,将红色经典进行到底的郑重宣示!

我们不妨梳理一下学雷锋活动历史境遇。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公开发表,全国性的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极大鼓舞了人们战胜困难,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情,增强了人民跟党走,将革命与建设进行到底的凝聚力。而后,十年文化大革命,,雷锋精神遭受摧残,群众性学雷锋活动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广大人民群众在开展学雷锋活动中所形成的良好社会风尚荡然无存。面对这一严重状况,邓小平在1975年和1977年两次复出的中央军委会议上用“雷锋叔叔不在了”的故事警醒全党。邓小平的重要讲话以生动的事例批评歪曲毛泽东思想和破坏党群、军民“鱼水”关系的现象,呼唤雷锋精神回归,实际上为日后学雷锋活动恢复做了思想与舆论上的准备,为日后学雷锋活动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定了调子。

回顾历史,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学雷锋活动问题上的第一次拨乱反正,总书记学雷锋系列重要讲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直面学雷锋问题上的种种疑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导权,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完成了关乎学雷锋活动,乃至红色共和国命运的又一次拨乱反正,其历史意义重大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二、从“向雷锋同志学习”到“雷锋精神永恒是永恒的”全面继承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及其后继者的宝贵遗产,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做了现代转型与桥接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任务,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时代课题。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在敏锐把握、科学解答时代课题中获得重大突破和飞跃发展。从“向雷锋同志学习”到“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正是在回答不同时代课题中,实现不同历史主题的转换。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出全国学雷锋的动员令,同时明确提出和解决了学雷锋学什么的问题。毛泽东在题词之前读过有关雷锋事迹的报道以及雷锋日记,曾经与时任军委总参谋长的罗瑞卿说到“雷锋值得学习”。对于向雷锋学习什么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毛泽东也给予非常明确的指示。根据现存的资料至少有三处说明这一点。第一处是当年经办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秘书林克回忆,1963年2月22日,毛主席把题词交给他时,曾经谈到,“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二处是毛泽东写给高殿英的题词。1965年7月20日,毛泽东与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高殿英交谈时,看到她的学习笔记扉页画有一幅雷锋手持钢枪的画像,旁边还有临摹的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就询问是谁画的,还夸奖说“画的挺像,字也临摹的很相似。”然后,毛主席对在场的人员说,“青年同志们,你们应该好好向雷锋同志学习。”毛主席欣然拿起笔来,在高殿英的笔记本上写下“好好学习,努力为人民服务”。第三处是毛泽东写给钟学坤的题词。1965年8月,曾经在庐山会议期间为毛主席做过保健医的钟学坤给主席写信,毛主席在复信中教导她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信中附上亲笔题词: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当年的这些谈话和题词,非常明确地指出雷锋身上最本质和高贵的品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为学雷锋开展指明了的方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毛泽东给钟学坤的题词“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实际上把雷锋与著名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中树立的榜样人物张思德、白求恩作为理想人格并列起来。在《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对共产主义精神进行了定义,他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在毛泽东的定义中,共产主义的精神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工作态度上——极端的负责任和对待同志态度上——极端的热忱。毛泽东把这种共产主义精神同服务人民群众相结合,认为有了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就可以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这些关于共产主义精神的阐释和定义,忠实而充分的体现在人民日报于1963年10月8日发表的社论,《提高干部和群众阶级觉悟的重要方法——论深入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中。社论指出:雷锋所具有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他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奋不顾身和忘我劳动的无产阶级的高贵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雷锋活动主题的宣导,以及随伴的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形成当时学雷锋活动热烈而富有成效的局面。

“十年文革”期间,雷锋精神遭受摧残,雷锋形象被扭曲,群众性学雷锋活动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对此,邓小平痛心疾首两次在军委会议上用“雷锋叔叔不在了”故事警醒全党。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雷锋活动得到恢复,走向正确的轨道。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要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一起抓的著名论断。1983年4月,他在会见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央代表团时,再一次谈到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定义。较比1980年的表述更为丰富,精神文明被具体化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学雷锋活动肩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培育“四有”新人的意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1990年10月29日,江总书记视察抚顺雷锋纪念馆,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一段时间内思想政治工作确实削弱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教育。这个教育,我们体会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说的。现在,全国普遍都在开展学雷锋活动,雷锋出在你们团,他的宝贵精神遗产是属于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我想,我们的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就更加需要在全国开展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学习雷锋必须抓住实质,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任何一项工作,形式和内容应该是统一的。我们学习雷锋应该有一定的活动方式,但更重要的是要抓住学习雷锋精神的实质。

他还说,从海湾风波看,世界并不本平,国际形势有相当严峻的一面。从国内来讲,最大的要求就是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同时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这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一些人们的思想上产生了一种错觉,好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办什么事都要用钱。必须记住,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们在全国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就是要大力提倡学习雷锋同志那种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思想和品德,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要突出强调应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江总书记将毛泽东关于学雷锋要学习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的理论化,第一次给雷锋精神的核心实质下了定义:雷锋精神的核心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用“三个代表思想”统御,排除干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当时学雷锋活动的历史情境。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3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做出安排。通过学雷锋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群众基础是这个时期学雷锋活动的主题。而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先进典型等举措,使雷锋形象由六十年代的具体,经历了九十年代抽象化符号化,回归到具体与抽象的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学雷锋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当中,“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动体现”流传的最为广泛,引用的频率最高。这一论断,反映了人们回归红色文化传统,尊崇共和国英模的心理期待,体现了人们对历史虚无主义诋毁抹黑英模的厌恶和抵制,以及对“真善美”的呼唤。总书记学雷锋系列重要讲话以问题为导向,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讲话继承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和铺陈的学雷锋活动的思路,随着时代的进步,总结汲取以往和现实的科学成果,探索新时代学雷锋活动的顶层设计,实现学雷锋活动新的历史跨越。

首先、科学谋划学雷锋活动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占位和布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在极大激发中国社会内在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诸如腐败的滋生蔓延,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等等。如何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解决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个活而有序的社会,是历史赋予新时代的新课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思想。总书记学雷锋系列重要讲话,是因应时代的需要,伴随对治国理政的思考而提出来的,是治国理政方略的有机组成和逻辑展开。

依据社会形态结构学说,一个社会在其生产方式构成的经济基础之上,耸立着它全部的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内在的矛盾运动,即经济基础对是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推动着社会发展。我们现在所说的雷锋,作为一种已经符号化了的概念,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一种精神或信仰;一种现实的实践活动(学雷锋活动);一种结构性安排(顶层设计、组织动员、组织制度),兼具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雷锋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提倡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道德准则,属于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五位一体”工作布局范畴。在雷锋精神感召下开展的学雷锋活动,是社会主体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性活动。在个人方面,具有提升主体活力、约束主体行为的作用;在社会方面,具有协调利益、稳定社会等功能;在国家方面,具有导引发展方向、为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与运行机制等功能,参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有层面的建构,涵盖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2019年1月 17日上午,总书记乘车来到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视察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总书记为社区志愿者们点赞,称赞他们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总书记强调,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科学谋划学雷锋活动顶层设计,将学雷锋活动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战略布局,实现法制保障。中国的学雷锋活动走过 50 个年头了,这个活动的成熟度以及保鲜度是任何社会活动无法比拟的。如果我们做大跨度的观察,学雷锋活动历经初期的宣传动员阶段、经验总结交流阶段、理论抽象探寻规律阶段,现今已进入了科学顶层设计层面。党的十八大以及此前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学雷锋活动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布局, 雷锋精神的当代意义更为凸显。2014年新春伊始,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公布,2014年3月,总书记接见部分来自基层一线的军队人大代表时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这一论断,指明了雷锋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具有同一性。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雷锋精神是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之一,雷锋精神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二是说,雷锋是核心价值观人格化,学雷锋是核心价值观内化外化的有效途径。因而,把学雷锋活动纳入核心价值观构建与培育的战略布局。随着核心价值观法制化的推进,2018年宪法修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之中,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为践行和培育核心价值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再次,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创造中国特色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遇到的新问题。学雷锋活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雷锋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人。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欧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在中国兴起。我国的志愿服务由于有学雷锋活动的历史铺垫,因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一开始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的战略,具有为新时期学雷锋活动打下定海神针的意义。党的十八大首次把三项主体活动并列,即把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并列,以阐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强调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机制,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进家庭。“学雷锋志愿服务”新概念开始出现在党的文献中。

2013年12月5日、2014年1月28日、2014年3月4日、2014年5月5日,2019年1月 17日,总书记分别就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大学生村官张广秀、郭明义爱心团队、天津社区志愿者的情况发表看法,不仅表达了对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行为的肯定和赞扬,而且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实践要求。总书记几次谈到学雷锋和志愿服务,都将二者联系在一起。这是他继承传统、面向世界、开创未来的大视野、大思路的必然 ,是学雷锋活动时代化,志愿服务中国化,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中国正走在快速崛起、并轨世界的道路上,首要的是文化的崛起和自信。中国传统的学雷锋活动与西方的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雷锋精神对西方的志愿精神的一次全面整合,即有选择地吸纳了外来文明中的先进因素,以适应我国国情为基本前提,对适合自身的接受、不适合的排除,整合成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新的文化范式。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学雷锋关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一代新人的战略性、方向性的社会实践,最终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学雷锋志愿服务则是在具体层面的一种展示,是学雷锋的实践载体和形式。二者是纲目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需要紧密结合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支撑、在实践中培育中国特色的志愿精神,创造中国特色的志愿文化。

三、从“向雷锋同志学习”到“雷锋精神是永恒的”,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以“题词”为形态的学雷锋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所谓题词,是为给人、物或事留作纪念而题写的文字。上个世纪初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大规模为一位普通战士雷锋先后题词,酿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这些题词的作用不仅在于纪念雷锋和向雷锋学习,更为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半个多世纪学雷锋活动历史证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及其后继者为雷锋题词是真理性的认识,穿越世纪隧道,至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梳理一下,以“题词”形态构成的学雷锋活动思想宝库主要内容有:

揭示雷锋精神的本质核心

如前所述,毛泽东当年的谈话和题词,明确地指出雷锋身上最本质的东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毛泽东把凝结共产党人人格理想的张思德、白求恩与雷锋连接在一起,高屋建瓴指明雷锋精神的实质,揭示出雷锋先进典型人物的本质属性,而且告诉我们学雷锋活动的目的在于熔铸“树人之本”“立党之本”“立国之本”,这就为热情高涨的群众学雷锋活动指明了路径和战略方向。

周恩来总理对雷锋精神的实质也有着同样的见解。一九六三年二月八日,他在文化艺术工作者春节联欢会上的讲话中谈到要过好“生活关”时,以雷锋为例指出“雷锋是贫苦的孩子,是革命胜利后才获得幸福生活的,他就全心全意为革命。劳动阶级出身的人才能体现这种精神。宋恩珍同志也是。雷锋日记反映了全心全意为集体的思想,是一部很好的日记体文学。过生活关就是要全心全意为集体,要求我们先公后私,有时公而忘私。”

概括雷锋精神基本内涵

对雷锋精神基本内涵的认识,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概括而逐渐完整地呈现出来。

最早的概括见于1963 年2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下发《号召全军迅速开展宣传和学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活动》通知。其中要求着重宣传和学习雷锋以下几点精神:阶级立场坚定,憎爱分明,忠于党、忠于人类解放事业的革命精神;处处以党的利益为重,处处从革命的需要出发,决心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精神;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自觉接受党的教育,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锻炼自己,认真改造自己的好学上进精神。

1963年2月26日,周恩来在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和解决军政治工作会议联合举行的报告会上说:“雷锋同志的高贵品质,可以总结成这样的几句话:坚定的阶级立场,表现在爱憎分明上;充沛的革命精神,表现在学习和工作上;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表现在公而忘私上;伟大的无产阶级斗志,表现在奋不顾身上。”

而后不久,在1963年3月周恩来总理应解放军总政治部之约为雷锋题词时,他仔细阅读雷锋日记,经过反复句斟字酌的推敲,将雷锋精神概括为:“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周恩来总理题词,把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赋予具体内容,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原则。虽然后来随着时代变化出现对雷锋精神内涵的新表述,但都没有离开周恩来总理当年概括的基本框架。

揭示雷锋榜样人物特征

刘少奇给雷锋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谢觉哉的题词是“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这两段题词深刻揭示了雷锋这一榜样的典型特征——平凡而伟大。一方面强调了雷锋榜样的典型性,既具有一个时代的共性又具有独特的个性。雷锋既是一个普通人,同时又是在工作岗位表现完美的特殊人,是共产主义典型人格的代表。另一方面突出了雷锋榜样的普适性。雷锋的各种经历和心理状态代表着所有新中国成立后翻身做主人的普通劳动者。从而为学雷锋活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撑。

定位学雷锋活动的价值和目的

周恩来的第一个题词是“劳动人民的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朱德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陈云的题词是:“雷锋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大家向他学习。”邓小平的题词是:“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落脚点都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指明学雷锋活动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解决“为什么人、怎样做人”的根本问题。

奠定雷锋精神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讲话、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概念、范畴,如“平凡而伟大”“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傻子精神”等,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质的研究提供了基本依据。而“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等,则为研究和阐释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建构了新的话语体系。

总书记是在以“向雷锋同志学习”为贯穿的,中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导人,总书记对以“题词”为形态的学雷锋思想宝库有深刻的领悟和把握,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培塑的典范雷锋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其事迹非常熟悉,对于雷锋和学雷锋活动之于我们时代的价值和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些都可以从他前不久参观雷锋纪念馆时与讲解员和同行人对话中深切感受到。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或者之前的时段,总书记为什么在不同场合,发表学雷锋讲话达十几次之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所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中,他讲雷锋讲的次数最多,论述最全面、最系统。总书记引领时代风云,掷地有声发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的著名论断,展现出从“向雷锋同志学习”到“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一个伟大的传承。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启的半个多世纪学雷锋活动历史的回响,是面对现在与未来,不忘初心,坚守与超越,将红色经典进行到底的郑重宣示,为以“题词”为形态的学雷锋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雷锋精神的本质属性

总书记在参观雷锋纪念馆讲话中指出,“雷锋精神是中华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有人说雷锋是傻子,那是因为不能理解崇高。”总书记这一段论述,是在半个多世纪学雷锋理论与实践中,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雷锋精神的本质属性做出的首次、最权威的阐述,具有很大的理论含量。

雷锋生长在中国这块沃土上,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滋润、催生、哺育了雷锋,雷锋精神中所包含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刻苦钻研、助人为乐、忠于职守等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有着血脉的联结。然而,雷锋精神不是传统美德的简单复制,而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共产主义思想相统一的凝结与升华。因为雷锋精神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注入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容,汇入了白求恩、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等先进人物的高尚情怀,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传统,汇入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而,雷锋精神超越了中华民族历代前贤们的思想境界,达到共产党人价值理想的新层面。雷锋精神展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性,这是生长在现实的土地上又摆脱了现实的束缚而达到的一种境界,是对历史规律、社会发展趋势的认同。聚焦雷锋精神的本质可以用 9个字来概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的示范作用,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整个征程中,都是鼓舞人民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

关于雷锋精神的历史定位

总书记四次谈到雷锋精神的历史定位,2012年3月5日在上海指出“雷锋精神是不朽的丰碑”。2014年在和雷锋连指导员谈话时强调“雷锋精神是永恒的”。2014年3月17日至18日,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暂铸就了永恒,焦裕禄精神是这样,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都是这样。”2018年9月28日,总书记在参观雷锋纪念馆时的讲话中再一次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永恒体现在不是物理时间存在的长短,雷锋去世22岁,把有限的人生变成了永恒。这和焦裕禄一样,在兰考一年的时间留下焦裕禄精神同样永恒。”

总书记反复强调“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对毛泽东所开启延续半个多世纪,依然成为国家政治与文明战略层面的学雷锋活动,在新时代地位与价值的再一次确认,是对诋毁抹黑雷锋等英模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迎头痛击,描绘了新时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图景。

关于雷锋精神的内涵

对雷锋精神基本内涵的精确概括是由周恩来总理完成的,有四个方面的内容。201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学雷锋活动指导意见》将雷锋精神内涵概括为五个方面。总书记在此前的基础上,融合新时代英模郭明义、罗明等人的精神气质,对他们共同的精神内涵做出新的更高度的概括,即“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2013年3月6日,总书记与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座谈时的讲话)。概括越抽象,理论化程度越高,其外延越加丰富。

关于学雷锋活动战略地位,

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2014年3月11日,总书记在亲切接见部分来自基层一线的军队人大代表时的讲话)“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使雷锋精神真正深入人心,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2012年3月6日,总书记在浙江代表团驻地亲切看望与会代表时讲话)

关于学雷锋活动的目的,

关于学雷锋活动的目的,总书记的讲话体现出三个维度:其一、“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是高不可攀的,雷锋、焦裕禄、杨善洲等就是鲜活的例子。他们一辈子为党和人民奋斗,没有崇高信仰、坚定信念是做不到的。”(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二、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13亿中国人,8900万党员,400多万党组织都能学习雷锋精神,都能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凝聚力、战斗力将无比强大。我们将无往而不胜。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把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频繁的工作生活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总书记参观雷锋纪念馆时的讲话)其三、总书记先后三次谈到开展学雷锋活动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第一次是在2012年3月5日,“要把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第二次是在2013年3月7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谈到“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第三次是2014年3月5日,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应该为全社会学雷锋、树新风做出榜样……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关于学雷锋活动的层次性,

总书记一方面指出“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是高不可攀的”,一方面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2014年3月5日,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

关于学雷锋活动的实践性,

总书记指出:学习宣扬雷锋精神,喊口号没有意义的。中国有一句古话大道至简,最崇高的精神往往孕育最平凡的事业当中。雷锋精神之所以有感染力,让大道理用最简单的方式听得懂,讲的明白。比如说钉子精神,一个是己的精神,一个钻的精神,让大家受启发,这是摸索出来,是带有真感情的,非常有感染力。我们对一件事情真的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2018年9月28日,总书记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时的讲话)。总书记在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勉励郭明义爱心团队“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关于学雷锋活动基础工程,

总书记在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时指出“学校是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依托,青少年是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群体。要把学雷锋活动与加强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让学雷锋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2014年3月11日,总书记在亲切接见部分来自基层一线的军队人大代表时“我们要从娃娃抓起,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

关于雷锋精神弘扬与传播

2014年1月24日,总书记深情嘱咐雷锋生前所在团政委“要把雷锋精神弘扬好。”2014年3月11日,总书记在亲切接见部分来自基层一线的军队人大代表时勉励雷锋生前所在团所有官兵都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使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上得到广泛传播。

总书记同时强调指出“要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创新学雷锋活动的方式方法,使雷锋精神真正深入人心…”(2012年3月5日,总书记与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座谈时的指示精神)

关于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相结合,

总书记指出“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2013年5月4日,总书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谈话)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作出这样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也为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新的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从“向雷锋同志学习”到“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展开了新时代更加波澜壮阔的场景,在总书记学雷锋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国学雷锋活动历史新的纪元已经到来。【完】


【责任编辑:高帅】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脚注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2号中盛大厦 邮编:100038 
电话:010-53352622 监督:010-57187769    
Copyright:中国雷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底部信息
自定内容
底部信息
自定内容
底部信息
多行文字
中国雷锋网是以“弘扬雷锋精神、传播雷锋文化”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政策理论为研究方向,紧密联系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聚集各方面的人才和力量,为共同促进雷锋精神、雷锋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多行文字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雷锋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多行文字
合作:010-53352622
监督:010-57187769
投稿:zglfbbjb@163.com
自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