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当前日期时间
全站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台湾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象泰华夏导航
当前位置
文章正文
让爱国主义成为青春底色—青石桥红军街
中国雷锋网    2022-08-17 10:27:47    文字:【】【】【

  日前,笔者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原政协主席董立武一行怀着对红色历史文化的情愫,前往浉河区十三里桥乡青石桥村进行调查与研究。在乡党委、村支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青石桥的由来、红色历史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青石桥村历史悠久,青石桥村初名为青石桥寨,初建于元朝初期。明朝初年,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大战而败,突围时中箭而死。后张定边等人在武昌(现青石桥社区)立陈友谅次子陈理登基为帝,改元德寿。1364年,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率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朱元璋封陈理为归德侯,数年之后将其送往高丽定居。途经信阳青石桥附近,爱其田地肥沃,山青水秀,便将他其中一个儿子改郭姓定居于此。并建桥一座,取其在武昌称帝之地方之名“青石桥”。故青石桥境内多少年来凡唱有关陈友谅之戏文的,只能唱上半部,不准唱下半部(战败)。郭姓至所以在这里属大户人家,这也就说明了郭姓的由来。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青石桥村,当年红二十五军长征走过的青石桥,被群众称之为“红军桥”)

  青石桥古桥,它位于青石桥老街东面300米处,桥呈南北走向。座落在自西向东流过的卫水河上。桥由九块青色石板连接而成,有两桥墩,三孔桥洞。桥面长7米多,宽1米多,桥墩及桥面全部采用青石条、板建造。故称青石桥,该村便以此为名。在省道信(阳)应(山)公路未修通前,青石桥是连接河南信阳至武汉的必经之路。如今,它依然发挥着其交通的功能,造福于当地的百姓。在这座桥的西面就是青石桥老街,系南北走向,街的两面还保存有数十间明、清年间的楼、房建筑。街的路面原为石头路面,现已由水泥路面覆盖。据《信阳县志.集镇》记载:十三里桥青石桥集市始建于明朝,集日为农历单日,固定有店铺28家,后来这里日渐繁盛。建国初期五、六十年代这里曾设立过人民公社行政机构、供销合作社、银行信用社、食品经营处、邮电所等。后来迁至现在的十三里桥街上。在改革开放前,这里一直是凌晨时的集,日头出,便罢集。俗称“露水集”。这就是信阳南部农民勤劳的特征,赶集还不误当天的农活。后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商品经济意识的提高,“露水集”逐渐消失。

  青石桥村与红色文化:1934年8月,中央、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派遣程子华到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传达中央的指示:红军主力要作战略转移,建立新的根据地。为贯彻中共中央指示精神,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在河南省光山县花山寨举行第十四次常委会议,一致同意中央关于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的指示,会议决定:由党中央派来的程子华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任副军长、吴焕先任政治委员。会后,红二十五军迅速转移至罗山殷家湾、灵通寺、何家冲一带进行整编。撤销师一级建制,军直辖二二三团、二二四、二二五团和手枪团共计2900余人。并且还留下了一部分兵力,坚守大别山,也就是后来又成立的红二十八军。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青石桥村红二十五军长征走过的老街,群众称为“红军街”)

  1934年1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徐宝珊的率领下,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出发前,红二十五军集结于何家冲村前的一棵大白果树下,召开了动员大会,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宣言指出了当前民族危机深重,揭露了蒋介石的卖国罪行。宣布了我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红军北上抗日的义举。号召全国同胞,不分政治倾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号召国民党军队与红军订立协定共同抗日。还言正声明:北上沿途,国民党军队如加阻拦,本军将坚决除之。

  红二十五军一开始长征,蒋介石就调动了东北军9个师和鄂豫皖三省“追剿队”5个支队共40多个团的兵力,对红二十五军实行堵截追击。妄图在长征中歼灭红二十五军。

  17日,红二十五军在罗山朱堂店以南之罗古寨击退敌“追剿队”第五支队的进攻后,当夜在信阳以南之东双河和柳林之间越过平汉线,经过青石桥、黄龙寺、随州小林、淮河镇等地进入桐柏山区。

  随着战事的发展,红二十五军西进长征先后又转战伏牛山区,进入秦岭,在陕西南部又创建了根据地。为迎接党中央,策应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主力又西进甘肃、宁夏,最后到达陕北。红二十五军在与党中央长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历时10个月,转战近万里,于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北地区与陕北红军会师,完成了长征。红二十五军是唯一的一支在长征路上只增不减的队伍;红二十五军是长征队伍中唯一的一支在长征途中创建了一个成功的革命根据地的队伍,还创建了74师;红二十五军是最先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为后来党中央把大本营安扎在陕北奠定了基础;也是四支长征队伍中唯一的一支最最年轻的队伍,他们到达陕北时,平均年龄不到20岁。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物资补给面临极大困难。毛泽东向徐海东写条子借2500大洋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问题。徐海东立即从部队仅剩的7000大洋中拿出5000大洋送给中央红军,并命令部队节衣缩食,从人员、物资上全面支援中央红军。徐海东说:“我们就是不吃、不穿、挨冻受饿,也要支援党中央啊!”对此,毛泽东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这不仅是对徐海东、更是对红二十五军历史功绩的高度评价。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付出了巨大牺牲。长征途中,红二十五军牺牲营以上干部达50余名,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先后牺牲,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都曾身负重伤。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西北地区红军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一起打破了敌人的重兵‘围剿‘,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安置在西北创造了条件”。红二十五军长征艰苦卓绝,迭挫強敌,不仅是红军将士英勇的奋斗史诗,更是对党忠诚的光辉典范。

  当年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十三里桥青石桥村时,通过张贴告示,书写标语,散发传单等,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开展政治攻势。明确宣布调动队伍北上,就是去打日本帝国主义。欢迎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来参加我们的队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为青石桥村广大人民群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红二十五军长征经过青石桥村时,与当地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1934年11月17日,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走出大别山,进入第一个集镇青石桥村时,将一位年仅15岁受伤不能随队伍继续行军的红军战士小张抬到青石桥西一潘姓群众家里养伤。老潘夫妻二人和年仅12岁的女儿秀姑承担起了照顾这位负伤红军小战士的生活。在秀姑她们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五、六天后,这位小红军的伤势很快痊愈。临走时全家人依依不舍,红军小战士眼含着热泪感激地说:“感谢您们全家对我无微不至的精心照料,使我很快地养好了伤。回到部队我一定多杀敌人,等我打完鬼子再来看望您们”。红军走后,老潘、秀姑他们全家和村里群众天天盼望着红军归……

  抗日战争时期,青石桥是新四军活动的重要后方。1939年初,中央确定李先念奔赴抗日前线来到河南确山竹沟。1939年1月17日,身为中共豫鄂边省委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军事部长的李先念率领独立游击大队走进信阳,进入四望山。先后建立了信南、信罗边、信应随、信随桐县级抗日民主政权8个,方圆近6000平方公里的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4月,新四军五师组建完毕。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刘少卿任师参谋长,任质斌任政治部主任,新四军下辖十三旅、十四旅、十五旅和第一、第二游击纵队及警卫团,总兵力15300余人。主要活动于豫鄂边区,创建、巩固和发展了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因此,青石桥既是信南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也是李先念率部走出四望山挺进罗山、大悟必经之地。青石桥在抗战时期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纪念红军精神,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当地群众将红军走过的青石古桥称之为“红军桥”。红军走过的青石桥老街称为“红军街”。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原政协主席董立武(左三)全国红色文化传承人李建设(右三)信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原办公室副主任蒋苏宁(左二)在青石桥村头向乡、村干部调研青石桥村的历史和红色文化时的情景)

  通过对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青石桥村的历史红色文化的实地考察调研,该村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坚持政治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并重,努力打造出红色旅游的景点,既能吸引广大游客,又能拉动村域经济,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而且又很好地传播弘扬了红军长征精神。同时,也为众多的老苏区乡村发展红色旅游起到了典范的作用。(文图/卢新生 李建设 董立武 蒋苏宁)

【责任编辑:高帅】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脚注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2号中盛大厦 邮编:100038 
电话:010-53352622 监督:010-57187769    
Copyright:中国雷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底部信息
自定内容
底部信息
自定内容
底部信息
多行文字
中国雷锋网是以“弘扬雷锋精神、传播雷锋文化”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政策理论为研究方向,紧密联系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聚集各方面的人才和力量,为共同促进雷锋精神、雷锋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多行文字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雷锋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多行文字
合作:010-53352622
监督:010-57187769
投稿:zglfbbjb@163.com
自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