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当前日期时间
全站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台湾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象泰华夏导航
当前位置
文章正文
赞雷锋文化品位
http://www.zglfb.net    2019-05-25 21:21:23    文字:【】【】【
摘要: 雷锋在旧社会是个孤儿,没上过学。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才上学读书。他高小毕业,文化程度不高,却给我们留下了数百篇思想健康、哲理鲜明、情志高尚的日记,留下了几十首生动形象、情理相生的诗歌,留下了许多文作、笔记、发言提纲。从他读书学

雷锋在旧社会是个孤儿,没上过学。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才上学读书。他高小毕业,文化程度不高,却给我们留下了数百篇思想健康、哲理鲜明、情志高尚的日记,留下了几十首生动形象、情理相生的诗歌,留下了许多文作、笔记、发言提纲。从他读书学写字到他因工殉职,不过十二年,却给我们遗赠了如此丰厚的精神财富。

雷锋的文字水平,非同寻常,十六、七岁就写出了思想、艺术价值颇高的诗文作品。他的文章一丝不苟地讲求逻辑、文法、修辞,语言通俗易懂,思想境界高尚,文采丰满畅翔。他的每篇著作,都招人爱读,引人深思。这等文笔工力,对他这个年轻人来说,是十分难得的。

先说他的日记。革命教育家谢觉哉在《读雷锋同志的日记摘抄》文中说:“轻轻的年龄,平平的事迹,短短的记述,滚出了革命战士的火球:任何恶浊碰着就要被焚毁,任何黑暗触着就要被照亮。……”谢老还说:“雷锋同志每天写自己是历史,要在自己的历史里放进新的东西。”

雷锋日记不是一页页流水账,篇篇记载着自己追求进步所思所想,真诚袒露自己人生观形成轨迹。

1958年6月7日的日记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美丽的理想?”一连五个“如果”,不仅排比美、格调美,而且震撼心扉,催人奋进;五句设问,句句触动人的心窝,让你不能不深思自省,躬身作答。他接着继续追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这又是多么尖锐、严厉的自我拷问!

这篇记录,在雷锋诸多文字中是最美妙、最深刻、最感人的篇章,凡是读过雷锋日记的人都会把它深深镌刻在心里。可见雷锋手中的文化武器多么犀利!

再看雷锋入党那天的日记:“伟大的党啊!英明的毛主席!有了您,才有了我的新生命。我在九死一生的火坑中挣扎和盼望光明的时刻,您把我拯救出来,给我吃的、穿的,还送我上学念书。我念完了高小,带上了红领巾,加入光荣的共青团,参加了祖国的工业建设,又走上了保卫祖国的战斗岗位。在您的不断培养和教育下,使我从一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一定知识和觉悟的共产党员。”

这篇不到二百字的文字,浓缩了雷锋前苦后甜二十年的人生,道出了对党、对毛主席的热爱,表达了入党无比喜悦的心情,字字真切,句句朴实,倘若没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是很难做到的。    

雷锋日记里,有一段把毛主席著作比作“粮食、武器、方向盘”的名言:“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

这段话,是雷锋一生中最有深度的感悟、最具影响力的语录,是引导一切革命者修身奋斗的格言。它的思想价值、政治价值,不言而喻。就文化品位来说,也是极其严谨、讲究的。整段文字颇具特色,格律、韵味十足。三个“好比”,比喻得通俗、形象、贴切;三个“不行”,排比得分外别致、恰当、实在。不愧是雷锋留下文字中的上上品。

再说他的文稿。雷锋文章,我手头上保存不多,从仅存的几篇作品中,便看得出篇篇是他真情实意的告白,是他精美文笔的展示。这里只以《茵茵》这篇纪实文作为例。

《茵茵》开篇就简明、生动地把寒冷冬天的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严寒的冬天,地上落了深雪,河里结了厚冰,刺骨的冷风阵阵吹来,似乎不许人再工作似的。”寥寥数笔便把读者领进了冰天雪地的境况之中,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你看,雷锋文笔功夫多么厉害呀!

接着,雷锋下重笔勾勒出热火朝天的工地上一万八千多名劳动者战斗的音画场面:“那挑战的喊声,加油的口号声,打夯的号子声,还有小学生们来慰问时的鼓声,混合在一起,响彻云霄。”读到这里,我们仿佛就在现场,正在同劳动大军一道治沩水、筑长堤,情相近,心相通,彼此水乳交融。这文笔,真是声情交汇,魅力无穷啊!

雷锋写到这里,转而把镜头从大场面聚焦到治沩模范、年轻秀美女青年茵茵身上。“她那结实的身体,劳动的双手,还有那晒黑的脸儿,清秀的头发,活泼的眼睛,真使人敬慕。”就连茵茵身上穿着哥哥从部队复员后送给她的棉衣,她脚上穿的自己打的草鞋,都在雷锋笔下赞叹不已,让读者见到可亲可爱的主人翁。请看,雷锋是多么善于描绘人物呀!

雷锋叙述由远到近,由场景到特写,这种写作手法,让年仅十八岁、仅读过六年书的雷锋运用得这等娴熟、这等巧妙,实在不简单。

故事到此并没完结,仅仅是开始。雷锋继续写茵茵在工地打桩、投石、搭桥、挑土……,负伤致残后,依然劳动不息,用一只手饲养耕牛、抬粪、插秧,还种了一块试验田……。雷锋就这样用朴实、精细、并带有些许浪漫的笔触,把文学创作的朴素、明确、精美、感人的几大要素,统统体现了出来。

我这辈子所从事的工作几乎都和文字打交道,却很难像雷锋那样轻而易举、挥洒自如地写出动人心脾的作品。

下面再说他的诗作。诗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诗是一切知识的菁华,诗是一团燃烧人们灵魂的火焰。雷锋写过好多诗,几乎篇篇不乏这些诗的特性,有的诗还渗透着鲜明的个性和浓重的乡情。他最有代表性的诗是《南来的燕子啊!》

开篇,就涂上一抹浪漫、幽美的画面:“南来的燕子啊!新来的候鸟,从北方飞到了南方,轻盈地掠过团山湖的上空,闪着惊异的眼光。我听清了呢喃的燕语,像在问:‘为什么荒芜的团山湖,今年改变了模样?’”不要说雷锋在这篇诗开头用词多么精巧,描绘多么生动,仅从那以燕喻人的手法,就够让人赞叹不已了。

诗篇继续写道:“让我告诉你吧:团山湖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是由于党的巨大的力量,才围垦成一个新的农场;是他们——农场的工人们,用勤劳的双手,给团山湖换上了新装。”诗人大胆地、别出心裁地写了一段人鸟对话的奇景奇事,展现出雷锋浪漫的个性,也反映出他对大自然、对小燕子的酷爱,以及他那纯洁的心灵之美。

他还写到“湖草丛生,满目荒凉,洪水一到,一片汪洋”;“良田万顷,满垄金黄,微风吹过,一片稻香”。今昔对比,一目了然。雷锋懂得诗词对仗,而且运用自如,语言精辟,情境生动。短短三十二个字,就把翻天覆地的大变迁,简洁明快地展现了出来。真是难能可贵!

“蜿蜒的八曲河像一条白银管,灌溉这片肥沃的土地,团山湖与乌山对峙,是天生成的一幅屏障。”接着,诗人便写下“这景象是诗情也是画意”。这样评价一点不为过。这山、水、湖相依相绕的景色,就是诗,就是画,就是美不胜收的人间仙境。

不必拿出更多的诗作点评,仅从这篇佳作,便足以见证雷锋的诗,语言美,格调美,画面美,满篇充溢着奔放、豪迈的情韵。诗作中,既含有诗词写实的传统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体现出民族文化和革命文化相融相生的特色。由此可见,雷锋文化素养修炼得何等成熟、何等厚实!

为什么雷锋这个年纪不大、文化不高的小青年,竟能创作出大量的、惊人的文化果实?追踪他成长的轨迹,可以探得这样几点因素:

一、读书是雷锋汲取文化养分的主渠道。大家知道,雷锋读过很多书,有人说他是书虫。在他上小学时,就养成了看书学习的习惯,总是手捧一本书,有空就阅读。参加工作后,有了更多的学习条件。他有一只柳条小箱子,里边装着满满的书。他在望城县委当公务员时,县委大院旁边是新华书店,雷锋是书店的常客,后来书店给他办了个借书证,更有条件如饥似渴地攻读,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宝库。入伍后,他更是书不离身,挎包里装着书,小书架上摆着书,随时随地、贪黑熬夜埋头苦读,还帮助战友也读书,小书架被大伙称作小图书馆。

雷锋读的书很多,有理论书、修养书、文学书,还有传记书。《王若飞》、《黄继光》、《向秀丽》、《党的好儿子龙均爵》、《浮沉》、《把一切献给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读的书多去啦!

在他阅读的书目里,读得最多、读的最熟、读得最深的是毛主席著作。毛著四卷,毛著单行本,他都精读过多遍,有的文章读过不下十遍。他读书最大的特点,是爱联想,想自己,想周边事,想碰到的问题,想的结果是思维更开窍,思想更开朗,加深了对毛主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理解,同时又能潜移默化地领会到毛主席写作的特点和技巧。他总结自己这种学习方法,就是“边学、边想、边改、边运用”。从学习实践中,他凝练出“粮食、武器、方向盘”精神、看书学习的“钉子”精神、为人民服务的“螺丝钉”精神。这些精神,既是他自我磨砺的指针,也是鼓舞、指导人们政治坚定、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自我净化的武器。

二、思考是雷锋增强文化素质的推进器。董必武老人题词中评价雷锋读书是“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雷锋正是这样读书学习的。他像一个呱呱待哺的婴儿,从书中汲取思想修养、政治修养、文化修养的精髓。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古语:“学贵心悟”。心悟即思考,思考明白了,学问才算悟到手。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文字能力,是一脉相承的链条,“悟”是这个链条的中心环节。雷锋之所以能把学来的、看到的知识化作自己的精神藏品,就是他通过善思、精思、深思,来消化、吸收所获得的文化养分,而达到心悟,才使自己拥有丰富的才智和学问。

他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主席的书里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使他明白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为人民服务。他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己私利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认识到:“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他能够写出这样既深刻,又实在的感言、体会,不是什么即兴发挥,而是他读书思考的结果,更是他从自己生命经历中领悟到的真理,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

他思考什么是时代的美?从大量的英雄模范、钢铁战士、优秀青年的传记中,从接触到的先进人物郅顺义、雷凯等人身上,从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中,看到了时代美的特质,寻觅到了答案:“战士那褪了色的、补了补丁的黄军装是最美的,工人那一身油渍斑斑的蓝工装是最美的,农民那一双粗壮的、满是厚茧的手是最美的,粗犷雄壮的劳动号子是最美的……。”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深入的观察,没有悉心的思考,是领悟不到、写不出来这样情感深沉、文字洗练的美文的。

三、写作是雷锋走向文化成熟的催化剂。有人估算过雷锋留下的墨迹有几十万字。他从十六、七岁起几乎每天都记日记,出版的雷锋日记是选编的、摘抄的;他亲笔起草的报告稿、发言提纲、诗文作品等不下百篇。写作实践,使他练就了下笔成章、挥洒如风的过硬本领。解放初期,路经雷锋家乡的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解放军连长,送给雷锋一只钢笔,雷锋一直保存着,这只笔成了激励雷锋写作的动力。从此,他开始写,就再没有停顿过,最终练就了过硬本领,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文化的革命战士。

在雷锋诸多文稿中,有两篇特别值得拿来评述。

一篇是雷锋给某一个中学学生作报告的提纲,里边讲希望同学们树立“四个志气”——发愤图强的志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气、艰苦奋斗的志气、刻苦学习的志气;学好样,做好事,做一个有礼貌又文明的好同学。

这篇提纲文字不长,但言简意赅,推心置腹。没有仁爱之心,没有高度概括能力,没有长期写作实践锻炼,是很难凝练出这样好的文字的;不经大脑认真思考,不到自己精心收藏的宝库中认真淘宝,不静静地调理思绪、慎重落笔,是很难写出这么明白、简洁的大实话的。

还有一篇,是1961年2月1日写的全班工作总结,篇幅很长,其中第六点“技术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讲“又红又专”的方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互帮互学”的方法、“理论、图表、实物”三结合教学,还讲了全班独创的“四勤、三先、五不超、六不走、九慢”的驾驶守则,最后讲全班行驶二万六千六百多公里,无任何事故,圆满完成运输任务。

了不起,真了不起!一个二十多岁的班长,竟能写出这样有滋有味、有骨有肉的年终总结报告,怎能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可以说,这篇报告是雷锋朴实、深刻、条理清晰、言之有物文风的一篇代表作,也是他长期写作成果的样板篇。它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将被人们赞美不止,成为学习雷锋文化品质、操笔写作的范文,成为传世瑰宝。

(王革心   2019.1.15)


【责任编辑:高帅】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脚注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2号中盛大厦 邮编:100038 
电话:010-53352622 监督:010-57187769    
Copyright:中国雷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底部信息
自定内容
底部信息
自定内容
底部信息
多行文字
中国雷锋网是以“弘扬雷锋精神、传播雷锋文化”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政策理论为研究方向,紧密联系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聚集各方面的人才和力量,为共同促进雷锋精神、雷锋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多行文字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雷锋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多行文字
合作:010-53352622
监督:010-57187769
投稿:zglfbbjb@163.com
自定内容